1
CK75是一种高碳弹簧钢,执行德国DIN标准,设计理念是通过高碳含量(0.62%-0.85%)与适量合金元素(硅、锰)的配比,实现高强度、高弹性与性的平衡。其化学成分稳定,性能优异,广泛应用于弹簧、机械零件及工具制造领域。
CK75的化学成分设计以高碳为,辅以合金元素优化性能,具体含量如下:
碳(C):0.62%-0.85%(强化元素,提升硬度与性)
硅(Si):0.15%-0.37%(增强高温稳定性,辅助脱氧)
锰(Mn):0.50%-0.(提升淬透性,细化晶粒)
磷(P)/硫(S):≤0.035%(严格控制杂质,减少脆性)
CK75经热处理后,展现出的力学性能,满足高负荷场景需求:
抗拉强度:
退火态:≥633 MPa
淬火回火后:≥1225 MPa
屈服强度:≥337 MPa(确保承载能力,避免动态载荷下塑性变形)
硬度:
退火态:≤255 HB(便于切削加工)
淬火回火后:HRC 50-55(表面渗氮后硬度≥600 HV,显著提升性)
伸长率:≥22%(体现一定塑性,避免脆断)
断面收缩率:≥42%(反映韧性,适用于冲击载荷场景)
淬透性:油中临界淬透直径达100-150mm,适合制造大型弹簧(如推土机迭板弹簧、船舶螺旋弹簧)。
CK75的性能高度依赖热处理工艺,典型流程如下:
退火:
温度:780-830℃,保温后炉冷。
目的:降低硬度(≤255 HB),提高可加工性,内应力。
淬火:
温度:780-830℃,油淬或水淬油冷。
目的:形成马氏体组织,硬度达HRC 50-55,提升强度和性。
回火:
温度:400-600℃。
目的:淬火应力,增加韧性,减少脆性,避免使用中开裂。
表面处理:
喷丸处理:提高表面压应力,增强疲劳寿命。
低温碳氮共渗:表面硬度≥600 HV,显著提升性。
发蓝工艺:增强耐腐蚀性,适用于户外或潮湿环境。
CK75因其综合性能,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:
弹簧制造:
汽车悬挂系统弹簧、摩托车减震弹簧、工业设备缓冲弹簧(承受交变载荷,性强)。
大型弹簧(如推土机迭板弹簧、船舶螺旋弹簧),利用其高淬透性实现大截面硬化。
机械零件:
轧辊、偏心轴、离合器、垫圈(适应高载荷或振动环境)。
与工具:
、模具、量具(利用高硬度特性保持锋利刃口)。
电磁元件:
磁导率适中,可用于制造电磁继电器、导电弹簧。
建筑与家具:
门窗五金配件、家具弹簧(需一定弹性和耐久性)。
高弹性与性:适合动态载荷场景,如汽车悬挂系统。
淬透性优异:油中临界淬透直径达100-150mm,普通碳钢。
成本效益高:相比合金弹簧钢(如55Cr3、9260),在成本与性能间实现优化平衡。
加工灵活性:可提供软料、半硬和全硬状态,适应不同工艺需求。
抗锈性差:不含铬或镍,易生锈,需涂层或防锈处理(如发蓝工艺)。
焊接性差:需预加热至150-200℃,焊后热处理应力,避免裂纹。
切削加工性:高碳含量需控制加工参数,避免变形和开裂。
冲击载荷限制:不适合承受高冲击负荷或弯曲应力较大的应用(如重型机械弹簧)。
CK75在不同标准体系中的对应牌号如下:
DIN:CK75(德准,成分与性能一致)
JIS:SK7(日本标准,碳含量范围相近)
GB:65Mn(中准,性能类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