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SK4详细介绍
SK4是一种高碳含量的碳素工具钢,对应日本JIS标准(JIS G4401)。其中国GB标准牌号为T10(A),德国DIN标准为C105W1,英国BS标准为1407,法国NF标准为C105E2U。SK4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性,但热硬性较低,淬透性不高且淬火变形较大。
SK4的化学成分严格控制,以确保其优异的性能。主要成分及含量如下:
碳(C):0.95%~1.04%,是SK4高硬度和性的主要来源。
硅(Si):≤0.35%,辅助脱氧并提升强度。
锰(Mn):≤0.40%,增强淬透性和硬度。
硫(S):≤0.030%,严格控制以避免脆化。
磷(P):≤0.035%,同样严格控制以避免脆化。
铬(Cr)、镍(Ni)、铜(Cu):均为允许残余含量,且Cr+Ni+Cu≤0.40%(制造铅浴淬火钢丝时)。
SK4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后,可以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:
退火硬度:≤197HB,压痕直径≥4.30mm,此时材料易于切削加工。
淬火硬度:≥62HRC,淬火后材料具有高硬度和性,适合制造需要承受磨损的工具。
SK4的热处理规范对其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典型的热处理工艺如下:
淬火:试样淬火温度为760~780℃,采用水冷方式。淬火后材料硬度显著提升,但内部应力较大,需进行回火处理。
回火:淬火后的工件需进行回火处理,以淬火应力,提高韧性和稳定性。回火温度和时间根据具体要求选择,通常回火后硬度会有所降低,但韧性和抗冲击性得到提升。
SK4的金相组织对其性能也有重要影响。在退火状态下,SK4的金相组织为珠光体和少量渗碳体,此时材料易于切削加工。淬火后,金相组织转变为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,此时材料具有高硬度和性。回火后,马氏体部分分解为回火马氏体或回火索氏体,同时残余奥氏体进一步转变,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性得到提升。
SK4因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工具,特别是那些需要较高硬度和性且承受冲击较小的工具。具体应用范围包括:
切削工具:如车、刨、钻头等,这些工具需要高硬度和性以保持切削刃的锋利度。
量具:如低精度而形状简单的量具(如卡板等),这些量具需要一定的硬度和性以确保测量精度。
零件:可用作不受较大冲击的零件,如切纸机片、模具配件等。
文具片:因其高硬度和性,SK4也常用于制造文具片,如裁纸、美工等。
SK4钢材通常以退火状态交货,此时材料易于切削加工。根据双方协议,也可以不退火状态交货。供货硬度涵盖软态、半硬态、硬态(热处理硬料)等多种形式,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。